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如何从当前困境中直抵未来?

蒲公英教育智库 未来学校建设 2022-03-28

2020年11月9日至11月12日,在山城重庆冬天难得的艳阳高照中,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展开了主论坛如期举行。


6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老师、学生、政府官员、大学教授、媒体人、企业家、艺术设计师……分别从教育、人性、学习、安全、创造、知识、规则等60多个小主题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大家跨界众筹了从当前困境直抵未来的各种行动方案。


这些为本届年会量身定做的小切口、高难度的小主题,都经过了深度的烧脑思考和多个版本的持续迭代,在给“学校理解”、“育人选择”、“时代声音”、“未来课题”这四个话题贡献新思想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认知新挑战、拓宽了新边界。



学校理解——解答生命与成长的核心课题


生命锚点



  • 关于教育:在文明的长河中,教育的根本目标究竟是什么?
  • 刘慧(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

在文明的长河中,教育的根本目标究竟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进学校?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布罗茨基的一本书——《文明的孩子》,让刘慧校长豁然开朗,教育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培养文明的孩子吗?文明的孩子,需要有对未来充满想象、凡事能独立思考、能做出独立判断……此外,有一个重要的素养被我们忽视了——“与世界对话的能力”。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每个词的后面,都有一个世界。语言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塑造作用。所谓的现实世界,可以说就是人类根据自己的语言系统建构起来的。

刘慧认为,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讲,要培养与世界对话的能力,提供文明的语言是基础,至少要做好两点,一是让语言优雅、精致起来。二是让语言建立起合理的逻辑,用逻辑指导语言。

“如果说大中学更侧重语言的逻辑,那小学侧重的是语言的诗意。我们把重点放在一座校园的语言生长与语言美学环境的塑造。”

“和我们的汉语这个伟大的文化传统相匹配,和儿童天生的诗性精神相匹配。我们不仅需要诗意的物型空间,还需要诗意的语言空间,让语言像草木一样生长,像大自然一样芳香,像风一样弥漫在校园,仿佛在空气中就能抓到无数的东西。孩子们沐浴在这样的语言环境,犹如栖居在诗意的生活里。”

  • 关于人性:人性向善也趋恶,这份不确定给教育带来了什么?
  • 李海林(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校长)

西方人认为“人性本恶”,所以孩子做了坏事是可以理解的,做了一点点好事就了不起,值得表扬;而中国信奉“人性本善”,所以你做了好事没什么了不起,一旦做了坏事就必须受到批评。

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校长李海林表示,每一个教师日常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就是他关于教育的人性假设。

他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抑恶扬善。抑恶,教育要有底线,不要坏人心,哪怕这样做可能带来实际好处,也不能这样做。扬善,教育要有自己的人性理想,教育的使命是给孩子一种人性的底色。

但教育跟宗教是不一样的,好多人没有分辨这样一个界限,教育是有边界的。不要试图把人培养成神,超越了人的教育,不是好的教育,也不会成功。

最重要的是,教育不要违背孩子天性,孩子的天性是教育的资源,不是要改造的对象。在教育领域里,无害即是善。

  • 关于学习:我们唯一能战胜野蛮的希望,取决于“有意义的学习”
  • 赵群筠(前杭州拱墅区教育局局长,特级教师)

孩子怎样才能过得充实又快乐呢?杭州拱墅区教育局前局长赵群筠退休后,去到一所所学校,与孩子们做一次次对话,总结了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自主,也就是获得自主选择的权利。每个成人都想掌握命运,孩子也如此。赵群筠到昆明丑小鸭学校,跟孩子讨论 “你眼中是学习是什么”“你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什么?”“最影响你学习的是什么?”……通过座谈,她意识到,如果直接给孩子发通报,他们第一反应可能是反对。但是若把选择权交给他,他就会告诉你,我愿意试一试。

第二个——减负提效。她在职时,曾推行两个政策,一是“延迟半小时上学”,二是“晚十点、不作业”。在她看来,我们有义务给孩子们减轻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个——应对未来。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事就是传递知识和意义,以帮助年轻人应付未来挑战。

  • 关于安全:寻找安全感,是文明进步与人生奋斗的最基础动力
  • 李建华(河南郑州艾瑞德国际学校校长)

安全感,是人内在精神的需求,是贯穿一个人生命轨迹的重要底色。在以培养内心充沛的人为事业和使命的教育人眼里,安全感是什么?郑州高新区艾瑞德国际学校校长李建华,对“安全感”(safe)一词进行了解构:

S:steady,稳定,给予我们基本的自尊与自信。A:alive,活跃,热带雨林般的生态,才会人情活跃、思维跳跃。F:free,自由,意味着对时间的轻松把握,对空间的任意抵达。E:equal,平等,托举人格,决定精神的站立。如何用教育现场的情调和温润的细节,构筑一所学校的安全感呢?他认为,一所有安全感的学校,就是让孩子感到“爱+被爱”;让教师感到“善待+期待”;与家长和更远方的人产生“关系+联系”。

在寻找安全感的路上,愿我们都有为他人画斑马线的善意,也有顺利过马路的能力!

  • 关于创造:为什么思考与创造,才是人类生存的原因和价值?
  • 陈文艳(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校长) 

人类在应对技术和社会变革时,总是以改善教育作为回应。

在当下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教育应当有勇气成为将人类摆渡到未来的方舟之一;而学校存在的原因和价值,正是帮助每一个来到校园里的孩子思考与创造,不断接近最完善的自我,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那么,如何实现呢?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校长陈文艳认为:一是找到思考与创造的思想及行动边界;二是找到思考与创造的恒定及个性要素;三是找到思考与创造的路径及未来可能,坚持从“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从“简单”走向“复杂”,从“单一”走向“综合”。在她看来,人类所有的思考与创造不断接近未来,而又永未完成,这是生命永恒的精神面向,也是一所学校永恒的价值锚点。

成长支点



  • 关于知识:什么样的知识才有“力量”?又该如何习得?
  • 卢志文(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

知识应该怎么分类呢?清华经管学院杨百寅教授认为,知识应该分为感性,理性和活性知识。

感性知识,是人类行为直接触动而形成的知识,如感悟、直觉等;理性知识,是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真实性、规律性的理解,如书本理论、公式;活性知识,是人类对于事物重要性、价值性的认识,反映个体行为背后的本源,如王阳明的“致良知”,康德的“价值判断”,J.H.弗拉维尔的“元认知”等。

过于重视理性知识,忽视活性知识,会导致整个社会价值扭曲、拜金主义横行。

在知识社会,我们该如何学习呢?W.R.阿什比提出了黑箱概念。知识集成于框架之中,使用者对此并不知晓,如同面对黑箱,按规操作便可得到预期输出。

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认为,未来教育应开辟两条路。一是学会一种学习方式,二是具备直接使用黑箱高效率得到结果的能力。

  • 关于规则:为什么学习越走向个性化,越需要强化共同约定?
  • 唐晓勇(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学校校长)

因为互联网给我们孩子打开了一扇窗户,他们可以看到多样的社会,而且网络空间也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和人际联系的多元世界。那么多样性、娱乐性、可能性、参与性,就成为数字原住民的最重要的4大特征。这些特征正是这个时代新人类的追求个性化的外显;而个性化学习也必然会成为他们的内在需求。

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学校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自主与合作,最核心的连接件就是规则;这里的“规则”,更准确是“共同的约定”。因此,学校积极的创设相互依存的关系。唐晓勇校长表示,建立这样的关系,就需要明确个人与团队的义务和责任是什么,知道我该做什么,哪些不该做。如何正确表达自己意见,如何争取共识等,都需要建立一个彼此认同的规则。

  • 关于挫折:复制错误是生物进化的原因,拥抱挫折是人生成长的前提
  • 庄惠芬(江苏省常州市星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

很多人强调挫折的重要性,却对挫折教育有很多误会,将其等同于痛苦教育,甚至打击教育。实际上,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制造挫折,而是当孩子遭遇挫折和失败时,教会他们如何应对。人成长的各个阶段都有要处理的内在危机和挫折。

江苏省常州市星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庄惠芬表示,低幼阶段常遭受的挫折是因为习惯未养成而被指责、批评、惩罚,学校采用读写绘的方式让孩子直面习惯挫折;中年级的孩子处于“易爆易燃”阶段,学校通过情境性戏剧表演让孩子洞察自己内心;高年级的孩子开始探索这个世界如何运转,学校通过项目化的研究让孩子理性看待社会的现实和挫折。

在她看来,真正的理解诞生于挫折。学校让每个孩子画一画自己的挫折地图,在自我梳理过程中直面过往、在相互分享中打开心结、在寻找路径中砥砺力量。

  • 关于时间:成长的本质,是学会不断压缩你的“时间颗粒度”
  • 孙先亮(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校长)

教育要尊重价值、生命成长和健康发展,而这要求学校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

而事实上,许多学校与时间赛跑,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无限创新的和发展的可能性。

如何利用好有限的时间,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课题。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校长孙先亮认为,我们可以有一个观念的转变:在有限时间里,演绎无限价值。因为教育本身具有无限可能性。

孙先亮提出,学校需要确定一个最好的理念。并且,不应把时间以“段”为单位,而是以“颗粒”为单位,更加重视并发挥时间的价值。具体而言,学校可以科学调整课间时长、教学时长和课时量;学校可以思考,如何给学生创造更多机会、平台和资源,让孩子们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收获更多,个性化发展,主动规划自己的时间与人生,从而实现真正的成长。

  • 关于平衡:学习的根本意义,在于抵达一个独特而素养平衡的人生
  • 冯晨(杭州云谷学校小学、初中部校长)

学习的根本意义,在于抵达一个独特而素养平衡的人生。“素养平衡”,即素养的均衡发展。各方面素养得到和谐发展,才能成为完整的人。“独特”,即理想的教育应该珍视每一个人的差异性,学习不是把“不同”变成“相同”,而是让每一个“独特”熠熠生辉。素养平衡,是人生的底色;而每一个个体的独特,则是底色上的亮色。

那么,学校应该怎么做?云谷学校以“视人为人”作为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具有仁爱精神、独立意志、社会担当、终身学习力和幸福感的地球公民作为培养目标,并建立了学生核心素养框架。其次,学校的“导师制”让看见每一个、支持每一个成为可能。在小学,导师动态轮换,每周都有导师例会。在初中和高中,导师相对固定,以亦师亦友的身份追随孩子三年的成长。


育人选择——激活学生优秀素养与美好情感

个人幸福



  • 关于幸福:高质量的生活,源于一种“综合的满足”
  • 赵桂霞(山东省潍坊歌尔教育集团总校长)

诗人卡塔琳娜·曼斯菲尔德说,幸福是怎样的感觉呢?仿佛人们突然间吞下了一片光灿灿的正午的太阳,蒸腾起来了。幸福不断造访我们,却又总是消失得无影无踪。教育人如何找到幸福?

理解幸福有四个维度,是意义、投入、快乐和满足。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这才是幸福的真谛。什么才是有意义?有意义的生活,是基于创造、基于价值,基于付出。

创造幸福有四条路径,是从生命到使命,从工作到价值,从物质到意义,从得到到付出,不断穿透教育场域。所以教育,要善于发现物质背后的意义,并且激发意义。要做一个善于“穿透”也能够“穿透”的人,赋予我们的工作以价值,赋予物质世界以意义,带领学生从知识层面进入到精神层面,从物质生活升华到意义价值,这是幸福建设的必由之路。

感受幸福有四个要素:思维的跃迁、情绪的调向、动机的超越、能力的激活。

人类有四个特点,跟思维和情绪有关:一是思前想后,任何当下都有非当下,因为思维会将我们的心思带离当下,带出场景;二是内在复杂,任何当下都有可能情绪涌动,怎么调整情绪?从爬行脑到情绪脑,再到理性脑;三是迭代进步,任何当今都在超越以往,特别是动机的超越;四是潜能无限,从潜能到能力,不断去创造有价值的幸福生活。

  • 关于能力:从T型能力到鼎型素养,学校育人目标的未来路径
  • 陈罡(无锡SK学校校长)

  • 能力是什么?

当我们谈起能力时,通常也会提及另外两个概念:知识和技能。

陈罡校长以数学方程式将三者的关系作了形象地对比。如果关于“什么是方程”“方程如何解”是知识,那教会孩子“运用知识解方程”就是技能。而这一过程中孩子观察力、理解力的成长,方程相关知识、技能的收获,方程思维的形成等,都是能力。

他认为,知识和技能是能力的基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知识和技能获得,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水平。

  • T型——未来人才必备能力模型

林崇德先生就描述过T型人才模式。“T”的一横,代表着知识面宽、创造力、适应性、独立性、实践能力等;“T”的一竖,代表着逻辑思维、知识深度、理解水平、统一规范、集体主义等。

“T”的一横一竖,代表着知识的广度和专业的深度。蒲公英教育智库总裁李斌对此也有阐释,知识的广度,即有能力跨越行业壁垒,进行宏观架构与整合式设计;专业的深度,即在所处行业像“工程师”一样专业生根、操作无碍。

T型能力,是未来人才必备的能力模型。

  • 鼎型——未来学校育人目标基本模型

在SK学校创办过程中,陈罡将学校的使命确定为两个字“博喻”。而作为学校育人目标的支柱,SK学校的“核心素养”包含“文化理解、审辩思维、自主学习、创新素养”。在国家核心素养之下,学校的四大素养和其他多种素养(国际视野、全面发展、学业优良、个性鲜明等)一起,最终构成了鼎型的素养模型。

鼎型素养,清晰指向了未来学校育人目标的基本模型。

  • 关于动机:学习、劳动、工作、成就、意义,是现代人的基本需求
  • 徐瑛(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

内在动机是持久的,外在动机是短暂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唤醒孩子的内在动机尤为重要。关键并不在于用逻辑说服或培养意志力,而在于唤起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快乐无意识来发挥作用。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感受和体验到快乐,从而产生快乐动机,促使他们自主选择学习,满足成长需求。

孩子的心理需求主要有以下三点:

1. 自主,让孩子主动选择,核心是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孩子感到成就的快乐,心里需求得到满足;
2. 胜任,达到预期效果,获得成就感;
3. 联结,每个人都需要和身边人交流,关心与被关心,爱与被爱。

那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实施呢?

1. 人类有寻找快感的深层次动机;
2. 高层次的成就感产生更大的快乐动机;
3. 利用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快乐动力;
4. 充分利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动力。

  • 关于情绪:学生的负面情绪,以及成人社会的戾气究竟从哪里来?
  • 干国祥(全人之美课程总设计)

“为什么你不认真学习?”一些孩子给出的回答是,“我为什么要认真学习?”

对于他们向学习意义和价值的追问,干国祥感同身受。

他认为,矛盾根源在于,前者指向生存,后者指向生活,不同的选择会形成不同的文化。例如,辽代和元朝的文化是学会生存,而大唐、宋朝的文化是学会生活。

而当人们将生存压力作用于教育后,异化便形成,最终导致了学生的心理问题。

他还认为,如今存在于教育中的这种的矛盾,或许要追溯至百年前救亡图存与启蒙运动之间的矛盾——创造富强社会还是追求个体幸福?这种矛盾,在今天大国矛盾凸显之际,也越发明显。于是,启蒙和个体幸福无限延宕。

那么,一个具体的儿童如何成为一个大写的“我”?

干国祥表示,孩子需要通过学校中的精神生活,语数英外等智力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克服困难、获得成就感、形成意志力、责任感和内驱力。教育需要重视学生的每一次学习,重视塑造学生的自我认知,开启良性的教学循环。

  • 关于思维:教育推动生命成长的标志,在于“思维的跃迁”
  • 马骉(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校长)

生理发育标志着身体的成长,而思维跃迁标志着生命的成长。

今年6月21日早上,他例行在校园“巡逻”,一声狗叫声吸引了他的目光。原来校园里来了六只流浪狗。

一边担忧“生命的幼小、羸弱、不安全”,一边萌生创意“这可是很好的生命教育素材”。交给谁来做呢?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德育部门,而是学校的学生组织“花生爱心基金会”,救助团队迅速成立。发布救助计划、出现第一位领养者、领养计划受阻、开学典礼校长广告、社会爱心人士领养、最后一只成为“校狗”、招募学生志愿者……

孩子们经历了挫折、悲伤、兴奋、激动等等各种情绪。让思维的跃升陪伴生命的成长 在这次不同寻常的经历中,每位参与的同学都加深了对生命成长的认识。第一位领养者袁炜杰领悟到:尊重每个小生命,要接纳他的全部,无论是好的一面还是坏的一面,这才是真正的爱。在救助流浪狗的过程中,学生直面生命、直面生活困惑,促发了思考思辨,提升了思维品质。

让孩子思维跃迁,实现生命的成长,需要这样一些要素:真实的生活情景、适切的课程设计、明确的责任主体、充分的过程体验、深入的思考探索、深刻的成长体悟。

社会责任



  • 关于家国:什么是理性的爱国主义?
  • 刘希娅(重庆谢家湾小学校长)

国家,是一种边界,也是一种归宿。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理性的爱国主义应该成为全民族的共识。那么,中小学校如何进行理性爱国主义教育呢?身体力行,客观理性,培育认同感,建构以积极的情感接纳为基础的爱国情感共同体。立场坚定,建立关联,贡献建设性。了解国情,理解个体与国家的关系、关联,思考个体与国家发展的内在逻辑和使命,提出建设性建议和方案,知行合一。

同时,我们必须遵从教育规律和孩子们身心发展规律,选择孩子喜欢、接纳的方式和内容,避免灌输式、标签化、说教式爱国主义教育,用身边的人、熟悉的事感染身边的人。

  • 关于道德:重建“科学的道德观”
  • 张良(爱米云助教创始人)

要重建“科学的道德观”,张良认为首先是学校和老师重建自己的道德观。因为,在公共生活里,教育者无法将自己置身事外,将同样受到恶劣群体关系的约束,疲于奔命。

张良看来,具体做法有3个方面:

1. 范式转型:从规则条文到伦理精神。

道德观不能仅仅是挂在墙上的规则要求,更应该上升为伦理思想和自觉行动。

2. 厘清边界:从私人生活到公共生活。

梁启超曾说,中国社会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私德层面的强化并不一定带来公德的建立,公德并非私德的简单放大。对私人领域的过度侵入,尤其是以控制的方式侵入,会导致个人对公共事务和秩序的排斥、冷漠、攻击。

当有老师说,“我对他们好到他们不好意思不听话”,这种情形并非好现象,有公私捆绑的嫌疑。

3. 科学方法:从个体改变到团体动力。

想改变个人的行为,最先需要改变团体的行为。团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则不改变,个体就会更强烈的抵制外来变化。这方面,张良为大家带来了凉水井中学的文化共同体的成功案例。

  • 关于真相:教育是要帮助人努力消除认知的偏差,而不是时刻强化它
  • 程红兵(金茂教育集团总校长)

在教育中,教师真诚的人格造就学生真诚的人格,教师虚假的人格造就学生虚假的人格,教师双重型人格自然造就学生分裂型人格。

而在当下,“虚假型”“分裂型”的教育现象依然存在。

一是弄虚作假,以应对上级检查。

面对上级检查,学校为了荣誉,产生认知偏差,经常在检查时夸大事实。本质其实是违背了办学规律,忽视了学生主体。

二是口号粉饰,以掩盖办学平庸。

今天的教育生态要求“立竿见影”,但教育是有“慢火熬煮”,做不到“立竿见影”。有些学校就只要“见影”就行,未必“见竿”。

三是不择手段,以掩盖问题重重。

为了升学绩效,有的学校通过各种虚假的宣传,制造成绩的假象,以获得所谓的“名校光环”。

以上乱象的存在,有其外在客观原因,但更应反思其内在原因:价值思想的缺席,而这正是最可怕的缺席。

所以,从价值思想上更需要学校的文化自觉,不断向自己发问:

一是事实层面上,要教什么内容?
二是技术层面上,应该如何教?
三是价值层面上,到底为什么而教?

  • 关于价值:当学习的每一个细胞,都闪烁意义之光
  • 饶美红(杭州市建兰中学校长)

过去,许多教师离学生真实学情遥远,就像没有联网的道路摄像头,没有接入大数据,对于车辆和交通的分析与现实断裂。

而如今,教育更需关注的是个体,需要学校实现微观的立体突围,需要教师们研究关键的知识,回归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教育,让学习切除低效、冗余,变得高效而充满意义。

那么,学校应该怎么做?

杭州市建兰中学校长饶美红以杭州市建兰中学“建兰大脑”为例,分享了解决之道:学校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无感沉淀。

首先,挖掘学习偏好、认知风格、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学习特征。

其次,充分利用这些数据,实现考试结果评定,从分数到知识、能力掌握状况诊断。

然后,减轻学生负担,为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充分的时间和有效的支持,比如,为学生私人定制课后作业,诊断个辅,反馈到教师实现教学改进。

  • 关于责任: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他人,都与我有关
  • 向克坚(四川嘉祥教育集团董事长)

美国兰德公司曾说,中国人缺乏诚信和社会责任感,中国人不了解他们应该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中国人只在乎他们直系亲属的福祉,对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人所遭受的苦难则视而不见……

向克坚不同意,因为有我们这群教育人在。当今中国,固然存在很多狭隘、自私甚至冷酷,缺乏责任担当。但是,中国自古就不缺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文明在某个历史时期,可能遭到打击,但从没有湮灭。中华文明正在复兴,文化自信也正在唤醒。

今天,有一群人,他们懂得教育对民族复兴和人类未来的重要性,身体力行对中国教育的责任担当,并不断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到教育公益当中来。

“没有哪一个民族,是尽善尽美的,没有哪一个时代,是完美无缺的。面对西方人的评价,我和我的同行人们愿意用行动来说明问题,教育本身就是在给予,给后辈知识文化、意志品质、精神追求。这也是一种利他精神的体现。”


时代声音——发现灾难带给人类的真正启迪


时代的困境与启迪



  • 争端加剧:如果“甩锅”是人类的深层本性,教育怎么办?
  • 倪闽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人类发明汽车、火车、飞机,实际上和“甩锅”有关,倪闽景一开讲就给出了出乎意料的解读,他认为“甩锅”本质上是精神层面的逃跑,根深于人类的基因,因为先祖们就是靠“逃跑”活下来的。

在教育中也有许多“甩锅”的例子,比如以下四个:

一是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人们往往把这个“锅”甩给孩子痴迷电子产品,实际上预防近视最好的办法是充分的自然光下的户外活动,上海科学研究表明每天日光照射达到两个小时,近视率可以降低30%。

二是学生体质下降。这个“锅”通常被甩给“体育没有进入高考”,其实进入中考高是有两面性的,一方面它可以让孩子短期内增强运动,但是长期来看却有可能让孩子们厌恶。最好的方式是有充足的时间和良好的运动空间。

三是学生心理问题严重。这个“锅”被甩给“过多的考试和作业”,其实学生心理问题的核心是长久没有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所以,让孩子走进社会、亲近自然,体验生命的意义才是关键。

四是学生创新能力不足。这个“锅”被甩给“学生高分低能”,实际上创新的本质是大脑的多样性和更长的坚持。所以,设置更多的课程、开展多样的教学,让学生经历不一样的学习、学不一样的知识,形成不一样的大脑,学生们才会有创新的基础。

倪闽景说,教育的本质就是超越基因的自然取向,形成人特有的精神价值。现在的世界,争端加剧,面对无数甩过来的黑锅灰锅,教育应该教会孩子们,拥有开阔的胸怀、坚定的信念、灵活的态度、聪明的方法,以理性战胜愚昧,以科学战胜谬误,以文明战胜野蛮。

  • 脱钩潮涌:每一次“分离”,都源于我们想靠得更近,教育怎么办?
  • 钱志龙(UNSCHOOL 非学校 创始人)

全世界范围内的脱钩,英国脱欧、美国退群……未来越来越不可预测,既定规则将随时改写,倒逼我们去思考,那些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是否还会继续。

教育怎么办?如何在变化中寻找不变?什么是不变的?不变的是,对幸福的追求。

但我们的教育似乎让许多学校和家庭都陷入了痛苦,孩子每天像个陀螺,所谓的学霸就像一台刷题机器,承受着比成年人还重的压力;家长拼命给孩子报补习班,加剧同班同学差异化,老师越来越难教;家长们一味追求分数,只在乎排名,学校不敢有一点高强度户外活动,生怕孩子有一点磕碰被家长责骂……

校长和家长成了一种原告和被告的关系。更恼火的是,他们都认为自己才是原告。

当务之急:重构一个不内卷、不互相伤害的教育生态。

教育的职责三分,谁在交叉地带发力?钱志龙着手做了一个以家庭教育为起点的终身共学社区,希望让家长不把教育责任全部甩锅学校,使家长成为学校创新教育的支持者,支持家长用理性选择规范社会教育。短期,改变家庭教育改变孩子的生存状态;中期链接共学家庭改良教育生态;长期,跳出教育的语境重新探讨并定义幸福。

共学、众创,我们拥抱着不确定,慢慢的往前走。

  • 舆论撕裂:人们说当代社会的最大危机是舆论危机,教育怎么办?
  • 沈祖芸(中国学校教育战略咨询专家)

经过调查发现引起我们教育舆情危机的有六个领域,始终高居首位的是学生的安全。但是今年很有意思,学校管理引发的危机正在上升。

聚焦在学校管理这个层面,沈祖芸给出了防范舆情危机的三种思维和三把尺子。

第一种思维叫长期主义思维。在教育领域当中,什么东西是值得我们长期坚守的呢?当然是为了我们的学生。但是我们有时候没有这样的坚守,最终积累到一个阈值而发生了舆论危机。

给到大家第一把尺子就是:当你为了学生的时候,你会看到你会更多的关注师生个体,你会讲好很多故事,你会传递赞美,你更有真情实感。

第二种思维叫正确归因。我们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往往出现在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之间的距离上面。给到大家第二把尺子就是:一切学校的起点和行为,如果基于爱与包容,就会营造出一个安全的环境,建立起更适恰的师生关系。

第三种思维叫预期结果。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筑牢防火墙,常常更新杀毒软件,警惕教育的气流对冲。给大家的第三把尺子是:区分目的还是方式。大量的舆论危机产生的事件,都是因为找不到目的在哪里,以至被五花八门的形式所绑架。

  • 不幸为止:当世间不幸常常来自“宇宙的无情”,教育怎么办?
  • 徐加胜(海嘉国际双语学校贵阳校区校长)

人类的不幸到底来自哪里? 

徐加胜表示,不幸来自宇宙与人类的关系:宇宙是无穷无尽的时空,其运行背后的逻辑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而和宇宙相比,我们活在一个有限的时空里,并且,我们的认知存在局限性。

在他看来,教育是人类对抗宇宙间不幸力量的最大支撑。教育让人类通过阅读和行走的方式,去感受更大的时空、获得养分。 

教育人需要以科学理性与人文信仰并存的方式做教育,让孩子看见更大、更真实、更丰富、更高贵的自己,恢复自己与世界的关联——因为,只有一个拥有热肠与慈悲,人文与信仰的力量,并对人性有高贵的体察和尊重的生命,不会畏惧渺小、恐惧和卑微。

这一切应该发生在最寻常的教育教学日常中。我们可以去感受、挖掘教材中的曼妙和韵味。成就教育的,永远不在于外部的资源,而是勇敢地去面对。

  • 疫情之后:可期待的价值与行动
  • 刘慈航(北大附中教育集团校长助理) 

新冠疫情之下,对教育的反思,正渐成景观。刘慈航认为目前的教育过于形式化,反思本质时反被概念阻碍。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更应该思考后疫情时代教育应该走向何方,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在他看来,未来教育应该回到原点,重新去构建系统的创新,就如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的主题——重建生态,价值与系统的力量。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1. 自主选择。只有在选择当中才会为自己做决定,才会真正培养自主意识。

2. 设定目标契约。不仅是考试相关,也可以是个人发展目标。如果你做到了,你需要什么样的支持和权益,做不到又愿意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3. 精确的时间管理。每个学生需要把自己的行动以日常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让每个导师能够看到,老师会依据自己作为一个过来人的经验,给学生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教育的使命与行动



  • 前行,别无选择——科学技术进步的困惑与应对
  • 丁书林(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常务副会长)

教育如何应对科技带来的时代困惑?丁书林认为,应对未来,教育界别无选择。

技术变革与科学发现是共存的。举三个例子——

比如,借助技术,研究人员可以改变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为物种带来新的机遇。屠呦呦,她第一个证实青蒿素可以在动物体和人体内有效抵抗疟疾,将东西方医学结合,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窗户。

又如“人工智能理论的发展”。从皮茨的“神经活动中思想内在性的逻辑演算”,到图灵的“计算机器和智能”,再到辛顿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理论”,人工智能理论一直在做快速迭代。

还有电磁学的应用——先是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再是法拉第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最后才有了特斯拉的交流电电机与输送系统电磁学应用,人类开启电气化时代……

科学是发现世界的力量,而技术又反过来加速了这一进程。自19世纪开始,各门科学相继成熟,宏伟的古典科学大厦已经耸立起来。与此同时,科学理论应用于技术,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20世纪的科学更加高深莫测,转化得来的技术,也将超乎想象。

今天,中华复兴与科技进步同在,教育该如何应对?需要关注三个关键词:质疑精神,执着态度和创新能力。

  • 精神重建:时代最需要的是创造,是对生命的唤醒
  • 肖诗坚(贵州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校长)

无论城市还是乡村,要想学生能适应未来的社会,都需要唤醒生命,全人发展。

肖诗坚作为一位跨界教育人,受贵州正安县教育局委托,在格林镇兴隆村办了一所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进行一场乡村教育改革。面对贫困的山村、生源多为留守儿童与破碎家庭儿童,该怎么让他们不逃课、不厌课,而是喜欢学习,让学校成为他们精神的乐园呢?

肖诗坚觉得应该充分利用乡村的优势,就是大自然的资源,这是能让乡村孩子面对城市孩子依然自信的独特资本。于是,孩子们走进田野、走进大山,观察植物、参加劳动、户外学习,天地课堂、万物为师,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汲取生命的力量。

为了让孩子们打开视野,学校根据乡土观、自然观、人文观、未来观,形成了立足乡土、敬爱自然、回归人本、走向未来的文化,构建了5+1课程体系:日修课、基础课、轴心课(生命课、人本课、乡土课等跨学科综合探究实践)、共同生活课、自主修习课、行动与分享,开发了五步教学法。

而生命课就是轴心课的其中一门,它以跨学科综合探究实践为特点,以课题式研究为主要方式,融合艺术、科学、哲学等等学科。

课题既有接地气的“如何解决男生宿舍臭的问题”,也有高大上的“土卫二上有没有生命”,还有人生终极问题“人死后会去哪里”……学生们通过自主研究、实验探究、全校答辩等过程中,探索生命、认识自我。

谁说乡村教育就一定意味着“落后”,谁说乡村学校的孩子就一定视野局限、思维狭窄,田字格兴隆小学的教育改革,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只要唤醒孩子生命的潜能,无论身在哪里,都能生长出时代需要的独特自我。

  • 育人边界:学校教育走向全域化,打破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边界
  • 李政涛(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教育正在突破原来的边界,走向全域化。李政涛教授表示,育人不只与教师、家长有关,育人与人人有关,事事都可能有育人价值,育人可能在时时、处处发生。

他认为,传统的育人边界,正在发生三重突破。

第一重突破,突破到社会世界——最重要的突破载体,是社区;未来的学校,是学校在社区里,社区在学校里;未来的育人,一定是家校社协同育人;未来的育人方式,一定是家庭教育力、学校教育力和社区教育力的融合育人。

第二重突破,突破到自然世界——自然,是人类最初的学校,我们要像叶澜呼吁的那样“把丢失的自然找回来”,让自然成为育人的田野,天空就是屏幕,山水就是校园,森林就是教室。

第三重突破,突破到虚拟世界——网络就是校园、移动终端就是课堂,机器就是教师。人类教育,已经进入双线教学混融育人的新时代。人类教育,已经进入到“人师+机师” 的双师协同育人的新时代。

要在这个过程中勇立潮头,李政涛教授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改变,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边界突破力”、 “协同育人力”和 “融合育人力”。

  • 教育立场:做一名严肃的“可能主义者”吧
  • 但汉国(重庆市江北中学校长)

培养一个严肃的可能主义者的途径,便是开展生命教育。生命教育让学生认识生命的始终,珍爱生命的存在,追求人生的理想,感悟人生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从而从容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

学校该如何开展生命教育?但汉国分享了江北中学的四点实践:

一是聚焦学校特色文化。基于生命关怀,在学校建立文化的视觉形象系统、理念价值系统以及行为规范系统。

二是注重课程体系整体建构。基于培养健康人、优秀人、幸福人的培养目标,构建了“精彩生命”课程之树,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校本课程。

三是形成五线育人途径和六大工程。具体来说,包括班主任教育主导线、任课教师学科渗透线、学生活动主体线、生活老师生活指导线、家庭社会教育辅助线等五线育人,以及办好一个论坛、建好一个网站、抓好一个课题、实施心理强基工程、建好一个工作室、办好一个生命教育活动周等六大工程。

四是开展“三维四体”课程评价。三维即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四体即自我、同伴、家长、老师。

生命教育是回归本质的教育,是核心素养培养,是素质教育,让学生无限可能,让老师无限可能,让学校无限可能,赋予生命无限可能。


未来课题——洞见全球教育的真实可能

站在今天看未来



  • 世界局势:这个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糟?
  • 秦朔(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朋友圈发起人)

2020年全世界经济遭遇了明显的负增长,中美面临着脱钩,全球化成为一个大迷局。这个世界是越来越糟了吗?

秦朔认为,认知世界需要知识论,世界是在变好还是变糟,取决于人们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2020年的中国,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很糟糕,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的经济是大型经济体中唯一正增长的,好像也不那么糟。

许多人看到全球变暖觉得很糟,自然生态的破坏是人类的退步;而斯蒂芬·平克从战争减少的角度来看,却认为暴力下降趋势是人类历史最重大之事,如果这不叫进步,不知道还有什么算是进步。

彼得·林奇说:每当我对目前的大局感到忧虑和失望时, 我就会努力让自己关注于更大的大局。马斯克创办的SpaceX,希望每年能发射1000次前往火星的星际飞船航班,这多么美好;Neuralink芯片,只有硬币大小,拥有1024个信道,可以读取脑神经活动信息,实时无线传输脑电波数据,这多么美好。

所以世界在变好吗?在变糟吗?其实世界本身并没有偏好。2010年,人口红利下行,美团、小米诞生了;2016年,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抖音诞生了;2019年,家电全年下降2.18%,5G商用启动……

面对世界局势,我们要跳出固定思维,走向成长型思维,不管世界怎么变,我们都要相信一切皆有可能,“莫畏浮云遮望眼,关关难过关关过”。

  •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会是我们的末日吗?
  • 张治(上海电教馆馆长)

当人工智能降临,海水已经淹没到膝盖,教育如何做到淡定从容,有效应对? 

张治认为,学校3.0版是适应信息社会和智能时代,是教育学、认知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混合体,伴随着互联网大脑而不断进化。人工智能嵌入传统教育,可以从三个维度展开。

一是作为内容在教,二是作为工具在用,三是作为思维方式嵌入教育,是对教育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价和管理的重新架构。 

张治进一步表示,转变观念,拥抱技术,坚守本真,不但教师不会消失,还会从以下三种场景开启智慧教育盛宴。 

场景1:每位教师都有一个人工智能助手。教师角色转型势在必行,教师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这使得面向每一位学生的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场景2:每一门课程都有知识图谱。从构建学科知识图谱,到分析个性化学情图谱,再到智能推送个性化资源,自适应学习得以实现。 

场景3:虚实融合的校园无处不在。学校3.0版是一种虚实结合的复合体,其中虚拟学校是全民共建共享共治的教育平台,泛在学习无处不在。·

  • 地球环境:财富增加、社会发展、人的幸福,与地球环境并不是背道而驰
  • 付鑫雨(重庆南开中学学生)

人类是地球的寄居者,人类和地球环境是一个共同的有机体。看过那么多科幻片,我们会思考:难道只有保护地球环境这一个选择吗?我们不能移居火星,或者另外一个星球吗?

“我相信,是的,如果科技足够发达。可是,现在呢?” 

付鑫雨说,在游戏中我们尚且选择场景,那为什么我们要将自己的环境设置为困难甚至升级为地狱模式呢?一切的不是背道而驰都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我们的行动——保护地球环境,发展科学技术,相信人类自己。 

因为就算人类能够抛弃地球,人类也抛弃不了现在的地球环境。我们保护的不是某一个动物,我们保护的是这个平衡的生态大环境。 

技术的进步使我们能够用更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情。技术的发展,正在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对物资资源的利用脱钩。如人们常说,“并不是因为世界上的石头都用完了,所以石器时代才会结束,”所以,相信人类自己。 

不是每个星球都拥有生命这样一种奇妙的能量组成形式,生命的存在本就是一种小概率事件,而人类又将生命的意义不断推向一个新的边界,未来不会无端变好,熵增是主宰宇宙的定律,但是,只要人类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我们终能在流逝的宇宙中,共同守护人类和其他生命适宜生存的美好地球。

“ We are all star dust.” 我们都是宇宙大爆炸之后散落又重新组合的尘埃。

  • 教育可能:数字化时代的思维创新
  • 熊友君(广州智慧创新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占GDP比重达到36.2%,跃居全球第二;64%的企业已经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可以说近20年来,数字经济几乎改变了所有领域,那对教育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广州智慧创新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熊友君认为,数字化时代需要我们转变思维。数字化思维的核心有三——去中心化思维、代码思维和共识思维。他进一步阐释了这种转变对教育的启示:

1. 培养创新力,教育应该从标准化到非标准化,目标应该从考到好成绩到问出好问题;

2. 加强教育沟通,特别是师生沟通和家校沟通;

3. 改进沟通能力,让孩子从温室到社群,从学好数理化到文理兼修;

4. 从“边界约束”转向“跨界协同”,教育也可以和其他行业深度融合;

5. 增强学习力,从主课教学过渡到专题学习,从赢在起跑线到赢在未来。

  • 核心课题:人类“待完成的工作”,决定了未来教育的核心课题
  • 王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中心副主任)

面对教育改革,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以最佳实践为标准”的年代,在确定性之外,人类待完成的工作,正在进入学校教育的内核。

这标志着对以“传承为主业”的学校教育的重新思考。同时展示出对学校教育未来属性的提前谋划,重新界定教育从业者的职责内涵与作用边界。

在王凯看来,未来学校教育具备多元性,即全球属性、进化属性、未来属性。

那教育工作者如何寻找学校课程的未来坐标呢?他认为面向未来的学校课程需要应对快速变化、难以预测且带有颠覆性的特定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它需要成为一个开放与包容的创新系统,需要从确定性课程走向衍生性课程再到预见性课程。

站在未来看教育



  • 目标觉醒:人类失去工作,学习走向哪里?
  • 黄莉(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回民第二小学(集团校)校长)

虚实融合的时代加速到来,无人码头、无人警局、无人工厂、无人超市、无人驾驶……未来我们终将和机器人站在一起,需要人类的传统工作越来越少。刘慈欣说:人类该忧心的不是失去工作,而是失去作为个体存在的价值。那么,学习该走向哪里呢?

第一,学习会更加个性化。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随时随地随处、量身定做、按需推送资源、学习分析伴随学习过程、多方位智能评价。回民二小是怎么做的呢?在场景上建造了“六智中心”,在资源上搭建了“教育云平台”,在工具上开发了“云校家APP教学助手”,在数据上采用了“智慧课堂数据分析”,在评价上设计了“教育云数据中心”。

第二,学习会更加社会化。现在渐渐走入大家视野的项目式学习、实践学习、综合学习,都是社会化的体现。回民二小的“在地风物课程”中有一个学习是研究宁夏的长城,他们用问题链接学科知识,让学习边界不断位移,在真实场景中激发学生求知欲,孩子们在探究、合作、思辨的人文学习中,思维走向高阶发展。

面对未来的学习,回民二小已经有了“未来学校”的整体改造思路,他们将从云搭建、云课程、云学习、云管理、云教研、云修身(教师)、云养德、云评价、云表达等多种维度去追求,去抵达。

  • 学习升级:教育新常态下的全球学习模式选择
  • 张义飞(一土教育中学项目负责人)

我们为何学习?如果不用高考也能进顶尖大学,那你还会学习吗?当学生从高一入学起就可以保送世界顶尖大学后,学生将为何而学习?如果没有标准化考试了,大学拿什么作为录取依据?一土教育的张义飞,以这一连串问题开始了他的演讲。

2017年,张义飞参观了日本N高中,参观了Stanford Online High School。疫情期间,这两所学校不受影响,还将线上学习经验分享出来。这些学校不断获得社会认同和大学的认同。那么国内学校能做点什么?

一土教育就在尝试不一样的教育,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设“以教师为中心”的学校,打造“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希望学生家长、老师、学校,还有社会的先进认知成为一个整体,成为共创者。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学校每年的开学典礼都在故宫举行,没有肃穆盛大的仪式,就是让学生在故宫里自由探寻中国传统历史,建筑、水系、文化、自然等。典礼本身就是一个沉浸式的、项目式的学习现场。学生日常都在学什么呢?是习得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学习如何看见社会和理解社会。

以教师为中心的学校

这样的学校如何赋能教育人呢?一土与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共同开展研究,发现有两点很重要。一是组织文化认同,二是日常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和同伴的关系,和上级的关系,和家长的关系,基本关系建好了,人才有安全感。今天,一土教师被赋予了五种角色:学习设计者、引导者、专家、文化倡导者和教练。

张义飞认为,未来不是一个时间点,不会自然而然倒在我们面前。一切的未来,都是我们每天的选择,每天的思考。我们的行动,决定和定义着我们的未来。

  • 教师分工:明天的学校,每个人都将拥有独自站立的专业高度
  • 邹贤莲(重庆两江新区行远小学校长)

预见明天的学校,遇见更好的自己,育见教育的美好,需要思考这些问题:明天的学校会是什么样子?未来的教师将扮演哪些新角色? 

重庆两江新区行远小学校长邹贤莲的回答是,明天的学校,要从“分灶吃饭”走向“中央厨房”,在融合、研创、分工中实现组织升级、角色延展、元素重组和个体进化。 

第一,学校组织从“简单叠加”升级到“内涵融通”。行远小学“1个中央厨房+N个动态项目组”的“雁阵矩阵”组织,常规管理和教研科研深度融合,各部门协作更紧密、分工更精细,推动学校高维高能发展。 

第二,教师角色要从“知识的二传手”延展到“智创型教师”。在多种角色的自由切换中,广链接、深延展、多协同,动态迎接一切挑战,做持续的、终身学习型教师,让自己在新时代依然拥有傍身行天下的专业高度。 

第三,学校元素要从“一刀切割”重组为“因需定制”。学校是包含多要素的复杂系统,要让每个元素都发挥价值产生功效,尤其要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要素进行改良。

第四,个体要从“依赖模仿”进化到“独自站立”。从单向度走向立体丰盈,实现个体生命的进化,同时坚守教育初心,成为一个完整的、有眼界格局的教育人。

  • 场景革命:教育4.0经由“场景革命”开始
  • 张莉(DETT教育设计研究院执行院长)

以更长的时间尺度来打量人类的历史,会发现,它也是一部空间的构造史,人类所在的空间塑造着自己。

DETT教育设计研究院执行院长张莉站在空间视角分享了自己的观点:随着“终生学习”“以人为中心的学习”成为未来趋势,教育设计4.0会经由场景革命开始。

一个善于在场景中探索的孩子,他将更可能保持好奇心和主动性;他将拥有获取知识的敏锐度和能力;他将更加理解真实的世界是怎样的复杂和流动。 

张莉认为,场景革命的本质是更新学习的操作系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是把人放在了一切的核心,运用各种手段去解决人遇到的问题。让所有空间都具有“主动育人”的功能。 

她提出,场景革命包含4个设计要素:场景与空间、场景与技术、场景与内容、场景与人。

 场景与空间,指围绕空间的功能、形态、布局以及审美来设计;场景与技术,包含工具、设备、软件、数据等;场景与内容,包含学习主题、问题、资源、学习方式;场景与人,包括人的状态、人的组织和学习关系。 

场景革命的重点是多个要素的融合、配搭,而不是只强调某一个因素,所有要素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才是场景革命的精髓。 

  • 学校转型:走向“弹性教学”,设计“主动学习”
  • 秦建云(海南iSchool微城未来学校)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差异,弹性教学想解决的,其实是学生的差异化需求。要支撑弹性教学,学校首先要明白学生具体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化需求。秦建云校长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空间和学习方法。

学习内容的差异如何满足?秦建云校长表示,北京十一学校从10年前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到今天已经基本实现对学习内容类别化的满足。

他以iSchool微城未来学校(由十一学校和海南省政府合作开办)的数学课程进一步举例,通过课程的多元,学校类别化地解决了学生内容需求上的差异。

而通过“学本”(教学的另一种方式:面对面是教学,远程同样是教学,文本也是教学),突破学习时间、空间和方法,满足学生的差异需求。有了这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就前进了一步。 

秦建云认为,不仅要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还要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什么是主动?就是学生主动探究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 

为此,iSchool采取了两种方式:

第一,推动学生自主阅读。并且,由学生自主选择释疑方案,自主归纳学习内容,自行提出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第二,设置小学段。在小学段内,学生自主确定学习内容,自主确定学习时间,自主确定学习路径,自主确定学习资源。

当然,不同年段有不同的自主比例。目前,iSchool的基本想法是:六年级自主比例是8:2,七年级是7:3,八年级是6:4。让学生自主成为一个逐步的过程。 

神秘嘉宾

教育可能:学校面向未来的变于不变



  • 魏国福(廊坊十中校长)
  • 于莉(山东省德州市实验小学校校长)
  • 吴尔前(周至县西周初级中学校长)

都说我们在面对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实际上我们也在面对着充满不确定的当下,因为嘉宾临时缺席,组委会以神秘嘉宾的形式,随机抽取了三所参会学校来共同解答这一主题。

魏国福表示,面向未来,可以从空间、角色、活动三要素中,洞察学校的变与不变。

从空间要素看,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加持,大大推动了线上教学的实施,让线下和线上混合式学习逐渐成为主流;从角色要素看,技术手段的多元应用,或许将促进教学相长的真正到来;从活动要素看,“教”和“学”组织和实现方式正在发生变化,翻转课堂、慕课、选课走班、项目式学习、混合式学习百花齐放。而这三种角度的变化最终都要依托课程组织和实现方式的改变。
 
担任过三所学校的校长于莉对学校的不变更有体会。她表示,自己经历的三所学校,历史不一样,文化不一样,理念不一样,但教育人的责任和使命没有变——依据学校的历史和理念的守正创新。除此以外,自己的教育初心也一直不曾改变。

作为一位乡村校长,吴尔前认为面向未来的学校,变是发展的动机,没有变化就没有创新;不变是变的理性抉择,不变是为了学校更好的坚守做真的教育。面向未来的校长,变的是重构生态,追寻价值和系统的力量;不变的是执着的情怀,无私的奉献,象陶行知先生一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学生论坛——告诉你我的学习,告诉你我的世界

学生论坛主持人山东歌尔教育集团总校长赵桂霞这样开场:“教育的所有目的都在孩子,起点在孩子,终点也在孩子。中国教育创新年会聚焦未来,未来又属于孩子,所以我们为孩子提供倾诉他们声音的舞台,就显得特别有价值和意义。在面对这样一个信息爆炸和技术用于生活的时代里,他们怎么定义自己的教育,定义自己的青春,又如何对教育工作者有什么样的期待呢?让我们今天也走进12个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的同学,听听来自他们的心声。”


- 学习过程是怎么越来越有趣的?
   王安仁(北京史家小学 四年级)

游戏想要取得胜利,必须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与反复尝试。王安仁告诉我们,如果用正确的方式体验、设计,学习可能也会像游戏一样有趣。

一次,他和爸爸妈妈共同决定开启“家庭思维课堂”,于是在一次次如“蛛网谜题”“中国加油”的题目中,他感受到数学思维训练的乐趣。

- “核桃”说疫情:我眼中的世界
    刘钰严(重庆谢家湾小学 五年级)

当疫情来临,在孩子的眼中世界有什么不一样呢?刘钰严为我们分享了三个故事。

一本书:《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提到所有的事情都是一环扣一环的;

一副眼镜:疫情之下,有为中国祈祷的国家,也有将五星红旗擅自改成了病毒样子的国家,因为偏见,同样的事物面前,人和人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想法会完全不同。那么有色眼镜可否取下来呢?

一次经历:疫情线上上课的经历让她知道,语言可以让我们交流,让我们团结,也可以让我们分离,让我们彼此仇恨。

- 声临奇境,和我的胆怯说再见
   季禹朋(张家港实验小学 四年级)

为了克服胆怯,他很小就开始学习朗诵,他用故事讲述了自己如何刚开始紧张不自信,都不敢举手的状态,逐渐胜任,而且能够朗诵中汲取生命力量的过程。


- 12岁的间隔年
   白羽梵

当高强度的学习压力让人感觉喘不过来气的时候,白羽梵选择了间隔年,以另一种方式进行学习和思考:阅读、公众号写作、画画,忙碌中更找到了自己。

- 我是如何做到自主学习的?
   周霜凝(成都金牛实验中学 初三)

打架,沉迷网游和言情小说,撒谎,不学无术,不守规则……在普通人眼中的学渣,最终逆袭成为自律上进的尖子生,这其中的原因,她自己总结到:一是自主学习,二是妈妈给予的力量。

她重点向我们介绍了自己的自主学习方法和工具:1.列时间、事物表;2.学会利用电子产品学习;3.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

- 留意身边的人,力所能及的事——从一场老人音乐会说起
   杜宛鸿(广东碧桂园学校 高二)

每年回老家,杜宛鸿发现老去的亲人生活很单调,于是为他们开了音乐会,从想法到落地事无巨细来做。这样的经历,得益于父母从小给她的选择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所有的事情需要自己去思考,去判断,去选择。于是当身边同学都在刷题的时候,她已经开始思考——未来是不是只有分数?如果我是教育局长,我会怎么做?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她阅读教育,对教育愈发感兴趣,并通过语言优化社区、做义工教师。渐渐,对教育由思考变成热爱,由热爱变得敬畏。

- 飞舞在剑尖上的青春
   郑德钦(巴蜀常春藤学校)

体育运动,永远能给人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郑德钦就为我们讲述了一次击剑比赛中他是如何体验到“不留余力,坚持到底”的真正意义。

- 用代码语言,改变世界
   余铁琳(上海七宝德怀特高级中学 高三)

一个女生为什么要去当“码农”?当发现代码可以解决身边的问题,当发现身边编程班她总是唯一的女生,余铁琳发起编程公益夏令营,帮助更多女生走进编程的世界。她说,“科技对我来说只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载体,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有无数种,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去发现,去感知自己身边的问题,有一颗想要创造改变的心,去学习 拓展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解决问题的钥匙。”


- 永远理性,永远浪漫
    单佳璐(北京大学 大一)

一次模拟联合国的活动经历,在单佳璐心中留下一颗考古学的种子。在愈发将考古作为自己理想的时候,她力所能及的去为这个理想做准备:撰写研究论文、参加暑期课堂,最终通过强基计划进入到北京大学。这个逐梦过程本身印证了两个词——理性与浪漫。

- 认识世界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断去经历
    赵熠(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大一)

从在网络发布第一个视频广受欢迎开始,赵熠逐渐成为所谓的“网红”。但除了第一桶金和赞美,消息爆炸和负面评论也让她一度失去平衡,但最后爸爸的六个字一直给她力量:随缘、善用、无住。

- 学霸的大脑从来不只是成绩
    钟超旭(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大一)

学霸的世界好像,最容易被关注的就是他们的成绩,然而,成绩背后,是多维度的感知和习惯性思考,他们善于构建学习体系的工具,具有环境适应、人格、认知等层面上的韧性。

- 带上一颗好奇的心,探索世界,探索内心
    李湉(华盛顿大学 大四)

像许多人一样,从孩童时代开始,李湉就是一个非常爱问问题的孩子,好奇心一直是她探索世界的驱动力。于世界,当着迷于生命科学后,她领略到了每个生命的结构和运作方式都如巧夺天工,好奇驱动她找到专业的无限兴趣。于内心,好奇心让她在辅修芭蕾舞的同时,通过舞蹈解刨学等让她更加热爱芭蕾这种极为优雅又充满动感的艺术。

家长论坛——建设学习型家庭

深圳市翠北教育集团总校校长李巍在主持辞中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永远的老师,在教育子女方面,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来自不同职业的10位家长,将从不同侧面讲述一家人“居家生长”的最好状态,建设学习型家庭的各色路径。”



教你一些接地气的方法,引领家庭成长
   王颖(宁波日报报业集团都市报记者)

“做记者,总有退休的一天,做妈妈,却没有下岗那一天。”这是王颖的开场白。育儿路上每位家长都能打开话匣子,只是,有哪些方法可以引领家庭成长呢?对此,王颖分享了这些接地气的小做法:第一,以身作则,让润物细无声的家庭学习氛围影响孩子;第二,不能只让孩子关注学习,也让孩子接触各种事物;第三,通过小调整营造更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例如客厅不放电视放些书籍,周末固定时间看纪录片,每月去书城打卡等。第四,在孩子学习、追梦的路上,父母要做的,是用行动引导孩子,用陪伴温暖孩子,用技巧帮助孩子,而不是一味地打了鸡血似的陪孩子一起学。第五,陪孩子一起玩耍,在生活中找到学习乐趣,例如开展全家都能参与的益智游戏,大家一起对时事热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打卡各个地区的博物馆等。通过这些方法,打造学习型的家庭,和孩子共同进步,相互成就。

- 学习型家庭的“方”与“圆”
   周人杰(上海城市测量师行信息技术总监)

好的家庭氛围也可以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和源泉,周人杰通过两个小故事举例说明,故事一:和孩子一起制定详细的积分制度表;故事二:鼓励孩子成为“小老师”,将所学知识一一分享给家人。周人杰认为,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做到方圆通融、宽严相济。“方”是严格要求、坚持原则,“圆”是放宽心态、因势利导、不拘一格。好比一棵树苗,既要让它根正、苗红,也要给它足够的空间可以长得枝繁叶茂。

现在这个信息时代,学习资源不是问题,关键是让孩子在铺天盖地的知识里,学会总结规律,寻找方法,学会独立思考、深入探究。例如鼓励孩子写“梦想书”,组织家庭小课题小组,开展“母系社会是否真实存在过?”“怪物的起源”“上帝掷骰子”等小探究……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培养什么样的孩子,要让家庭成为学习的乐土,家长既需要言传身教“方”的原则,更需要不拘一格“圆”的智慧。

- 硅谷工程师爸爸,还原真实的科学教育
   赵昊翔(“憨爸在美国”公号创始人)

因为工程师的背景,让赵昊翔在辅导孩子学习方面总结了很多经验,这里他总结了3条通过科学教育来帮助孩子提升数学能力的方法。

第一点,用实践去探索,孩子在学数学的时候,家长可以结合一些实验,让他们不仅收获学习的乐趣,更让他们明白数学的意义。

第二点,数学和生活相结合,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让孩子试着用生活中的现象去解释数学,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第三点,利用画图来讲解,学数学最难的地方,就在于理解里面的文字和数字,很多时候,给孩子讲题目讲半天他们都没法理解,但这时候如果画一张图,有时候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在一个学习型的家庭里,父母的引导方法是关键。特别对于孩子数学能力来说,它不是单纯刷题就能搞定的,只有这样引导孩子,他们学数学才能举一反三,将来学数学才会更加省力!

- 如何让周边资源都变成孩子的学习资源?
   白雪(成都市实验小学课程中心主任)

如何让周边的资源都变成孩子的学习资源呢?这听起来似乎是一个亟待解决却有棘手的问题。面对家里的两个娃,白雪从他们身上得到了启发,也发现孩童天生就有把周围资源变成学习资源的能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变成了被动的接受者,这是由于成人们不再允许孩子花时间去探索,去思考问题造成的。快节奏的生活也让家长更倾向于用快餐式的学习资源去教育孩子。

如何改变?白雪的方法便是,带孩子们去野营,教会孩子用智慧把大自然的资源得以利用。探索家庭内容的资源,和孩子设计一本手账。与此同时,白雪还将几个创意项目进行了分享,包括冬至这天带孩子和黑夜交朋友,双十一计划购物清单、用旧衣服搭配一套亲子装,把生活美学变成生活日常。与其问如何让周边资源都变成孩子的学习资源,不如让家长意识到周边的资源已经是孩子的学习资源。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多带孩子去大自然走走,或者多陪孩子在家里好好生活。

- 好父母,从破除“自以为是”开始
   付永(DE未来训练营创始人) 

好父母是怎样的?是否不太看重分数、成绩?是否都给了孩子快乐的童年?在付永看来,并非如此,中华文化和文明智慧中,把大地、高山、天空、大海等最伟大的隐喻都给了父母亲,可是面对孩子的教育,现实却把父母们打回了原型。现在的家长们心中唯有分数和名校,不顾一切地榨干孩子所有的心气和心力,这一切都源于父母的自以为是。他们要么活在幻像和意志的世界里,要么活在乌合之众的洪流中,弄不清楚孩子真正需要的,心里想要的,而是打着爱孩子,为孩子好的名义,控制孩子。综其原由,是被功利幻像背后的恐惧控制了。

那如何破除“自以为是”?付永建议:不破不立,首先破自己的“常见“和”断见“,让自己的身、心、灵全方位来个大”冒险”。拨开起跑线、分数、名校等附在教育上各种功利浮沉,让真正的教育显现出来。


- 男孩养成记:如何与孩子共同生长?
    何优优(温州市瓯海区外国语学校教师)

拥有教师和家长双重身份的何优优,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可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她无时无刻不伴随着焦虑,也每时每刻在调整思考,如何陪伴孩子更为深邃地学习与成长?围绕该话题,何优优提到:1.读懂内心——想要透视孩子的内心真实世界,需得从出现的问题出手,包括叛逆、贪玩、执着、存在感、认同感、责任感,以及渴求独立的紧迫感等。控制自己的情绪,创造与孩子真诚说话的机会;2.读懂天赋——为孩子的爱好安排适当,并寻找一个合适的出口,这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会有特别积极的影响;3.共同学习——一起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告知孩子,父母也会为了梦想努力追寻。

- 真实相处,走进彼此的生活与世界
   齐德利(中科苏州地理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博士)

齐德利从5个方面讲述了自己与孩子真实相处的经历。以什么是真实世界,到什么是真实生活,到为什么要真实相处,再到分享自己的家庭学习,最后到学习型家庭的建设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他表示,真实相处其实就是为了沟通,为了格局,为了走进孩子、走进彼此。真实相处,其实更是爱与智慧产生的根源。所以在学习型家庭的建设方面,家长要承担多种角色、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家长要尊重孩子提问、和孩子一起成长;家长要梳理家风家训、让爱心无处不在。

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
   张泉灵(少年得到董事长)

1. 终身学习力(学习自驱力和学习自定义);
2. 找乐趣的能力(肯拼一把和支持异想天开);
3. 有质量的生命力(自律和克制);
4. 是社交能力(沟通协作);
这4个面向未来的能力要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培养。

自驱力,让孩子明白学到的知识在生活里是有用、有意义、有趣的,孩子的动力自然就会出现,例如项目式学习。不要拔苗助长

- 我从孩子身上学到的:关于错误,同理心,和向上传递的爱
    张宏武(第2天社会情感学习创始人)

焦虑已经成为今天做父母的常态。张宏武围绕三个故事,分享她在孩子身上学到的关于错误,同理心,和向上传递的爱,同时也帮助自己,成为一个成长中的父母。在故事一“手机风波”中,孩子让她明白,接纳自己和孩子的不必完美,从错误中学习。在故事二“欺凌事件”中,孩子让她看到同理心的力量。带着同理心对孩子,家人,世界才会温柔以待。在故事三“家庭会议”中,孩子让我了解,爱不仅仅向下传递,而且需要向上传递,才更完整,才不会有子欲孝而亲不待的以后。这些都是张宏武从孩子身上学到的,也是社会情感学习的核心。勇于不完美!做个成长中的父母,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 最好的礼物,就是和他一起找到生命的意义
   张阳(独立父母成长导师&教育策略撰写者)

她用12年“成为母亲”的历程,养育了自己的孩子,也养育了自己。面对“成为父母”的责任,她不会“平穷”地说“我承担不起”,而是会“富足”地问自己“我需要做些什么”才能让我的孩子经历掌控感,确认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

那么,张阳的具体做法:1.许给孩子“三大永远”:永远爱你,永远相信你,永远支持你。2.承诺一生的“睡前故事”:孩子想听,就会给他讲,即便孩子到了100岁,只要父母那个时候还在。3.预言可以穿越星际的旅行:从最简单的开始,现在地球上跨出几个一小步,比如在大英博物馆追溯中国与埃及的东方文明,站在本初子午线横跨东西半球领略西方的智慧等。4.推动孩子独立人格的边界意识:“关系”是人类一生的财富。成为父母,不是制造,也不是人设,而是要学会抓住教育的契机,用心陪伴孩子追寻梦想,用爱鼓励孩子实现价值,用庆祝共享属于他们的成就、意义和幸福。

▼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线上报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